5岁的琳琳(化名)坐着蓝色敞篷小汽车,由护士长用遥控器“代驾”,一路上医护人员不停跟她打招呼,逗得她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。她这是要去哪儿?
爸爸笑着说,琳琳因为腺样体肥大,要做个手术。
浙大儿院引入玩具汽车,送患儿去手术室,缓解了孩子和家长的焦虑。该院党委书记章伟芳说,这是医院引入国际“医疗辅导服务”(Child Life Services)的又一亮点。截至2018年2月底,共有1461名住院儿童获得多样医疗辅导服务。
钱江晚报记者探访发现,缘于这一“医疗辅导服务”,浙大儿院发生了一系列变化:离手术室不远,有一个放满图书和玩具的图书角,大大小小的孩子在手术前没哭没闹,安安静静地在图书角玩模型;手术室门口,曾经充斥着哭闹声的走廊画风突变,取而代之的是孩子们开小汽车时的嬉笑声;在血液科病房里有许多玩具,红细胞、白细胞等模型十分可爱;还有患儿换位当起小医生的模拟小熊诊所……
和琳琳比起来,5岁的小源(化名)对小汽车更痴迷。
小源来浙大儿院做的是腹腔镜下的斜疝修补术。普外科护士长王彬和爸妈交流时得知,小源是个“汽车控”,家里堆满了玩具汽车。
于是,护士们赶紧又拿出了玩具车。小源一看到小汽车,眼泪也给憋回去了,熟练地钻进了车子里。手握方向盘,脚管刹车,出发!
但让医生哭笑不得的是,进了手术室之后,他还不尽兴,怎么劝都不肯从车里出来。医生拗不过他,只好同意他在车上进行术前准备,给他静脉麻醉。等麻醉起效,小源睡着了,医护人员再轻轻地把他抱上手术台,开始手术操作。据统计,浙大儿院每年要做手术3.4万例,每天近百台。
“2006年,我参观美国罗马琳达医学中心时,看到小孩子做腰椎穿刺术前,有家长和医疗辅导服务专家陪着他一起玩游戏,等到镇静剂发生作用,家长才离开。”章伟芳介绍,2016年,浙大儿院成为我国首家引进儿童医疗辅导服务(Child Life Services)项目的医疗机构。这项发展性、支持性的照护项目,旨在降低儿童住院期间所经历的压力、焦虑和痛苦,保持其心理健康,是欧美发达国家优质儿科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,这也是“以家庭为中心”护理理念的体现。
“作为一家有温度的医院,我们不光要有一流的高精尖医疗技术,也要提供一流的人文关怀。”章伟芳透露,在浙大儿院二期建设中,会有更多童趣、人文的元素,“我们会设计更多治疗性游戏,在体检、打针、手术前都会先让孩子们模拟一些医疗操作过程和工具,让他们不再害怕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