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儿童节来临之际,不少学校都结合阅读主题开展活动,来让孩子感受人文关怀,营造健康成长氛围。如何让学生从阅读中汲取更多力量?近日,记者探访学校,了解学校如何让孩子阅读所得的不是“句号”,而是“省略号、问号”,实现用书香渲染校园,让校园散发出诗意,让诗意感染学生,让学生感受真知的愿景。
来自水荫路小学的杨紫艺同学去年读了100多本书,她平时爱读名著,如《西游记》《鲁滨逊漂流记》等。她从书中感受到不同的人物形象,学到不同的知识,这些都让她越来越爱读书。“在家庭、学校的影响下,我慢慢养成了读书的习惯。”她说道。
“要培养学生持久的阅读习惯,就需要先把阅读变成生活的一个催化剂,去建构阅读文化生态。”水荫路小学副校长高庆介绍,从去年开始,学校开展“整本书阅读”活动。主要形式有全班共读一本书,分享读书心得;也有跨年级共读一本书,让高年级与低年级学生在共读课上碰撞思维。学校还会组织亲子共读一本书,以阅读提升亲子交流的频度和深度。
据介绍,水荫路小学建立了以社会、学校、班级、个人、家庭为主的“五级书库”,学校与广东省科技图书馆(下称“省科图”)合作创立了省科图在越秀区内的第一所校园分馆,在一些时间节点,省科图会在校园里设立异地还书点,方便同学们借还书籍,还会定期表彰借阅书籍最多的同学。
每个月,每个班级都会从学校的图书馆中借阅50本书,进行班内流动借阅。校内有“小蜜蜂”流动读书车,每个班有读书角,每个家中有亲子共读角,每个人有个人小书库,学校鼓励学生用阅读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。“有的毕业生想给学校一些感谢的礼物,我们都会推荐他们向新生们捐赠书籍,特别是在书上记录下自己的阅读批注和读书心得,向学弟学妹传递这种读书时思想与思想之间的碰撞,作为传承。”高庆说道。
“在小学阶段,希望能培养同学们浓厚的阅读兴趣,有相对系统的阅读技巧,养成持续阅读的习惯。”高庆介绍,不同年级有不同梯度的培养目标。在低年级时,最重要的是培养阅读兴趣;到了中年级,则主张读多读泛,同时家长和老师要教会孩子去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;对于高年级的同学,学校则引导他们读写结合、读思结合,“不管是泛读还是精读,都要提炼出一些精髓来,在阅读的同时动笔墨,积累知识、做批注。”
在阅读过程中,如何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?“其实孩子们在阅读故事时也会发现很多不合逻辑的情节,这时我们就会引导孩子,怎么去帮作者‘圆回来’。”高庆介绍,针对一些涉及历史背景的文章,老师会让学生知道事件的前因后果,放在历史背景下去理解,而不是片段地分析文章。
“我们不希望在读完一本书后,学生得到的是个句号,而是省略号、问号。”高庆介绍,每次读完书后,老师引导孩子们进行“分享、反思、再分享、创作、交流”等好几轮分享环节,都是为了让学生从一本书里,能得到更多创新的想法,学会思考,学会分析,学会提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