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相关资料图)
近日,江苏南京一女子因在地铁车厢喝水被开“罚单”,引发热议。该网友后就此事作出澄清,称自己喝的不是白开水,而是瓶装饮料。因为是第一次违规,所以当时只是被工作人员警告了,并未被罚款。(7月25日中国青年网)
事情发生在7月17日,南京地铁工作人员在巡查时,发现一位乘客在车厢里饮用瓶装果汁饮料,工作人员根据相关条例规定,告知乘客车厢内不能饮食,并且出具了相应的告知单,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罚单,但并没有罚款,相当于警告的意思。地铁方面表示,列车类似禁止饮食的,水也属于饮的一种,如果不小心洒在地面上,很容易导致乘客滑倒,而且饮料也容易招来蚊虫老鼠,可能会咬断线路,影响行车安全。地铁方面还表示,如果实在要喝水,可以随时下站到站台喝,站台上是可以喝水的。对此,有人认为能接受,有人则认为这管得太宽了。
经常乘坐地铁的人都知道,地铁里都有禁止饮食的规定,因为地铁都是封闭车厢,很多食物都会有气味,很难散发出去,影响乘客乘车体验。但是,在地铁里面能不能喝水?相信很多人都没有专门关注过。
《南京市轨道交通条例》于2014年7月1日正式实施,其中第38条第6款明确规定,禁止在列车车厢内饮食。据此来看,地铁方面的做法似乎没有问题,一是处罚有凭有据可依,二是为了乘客的安全着想,三是对该乘客只是进行了宣传警告,并没有实际罚款。
然而,“南京地铁上不能喝水”一事引起巨大争议表明,地铁管理方还存在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,一方面,有关规定的普法宣传工作仍有待加强,很多乘客可能还不知道有这方面的规定,或是理解不够精准;另一方面,地铁安全领域的相关规定在坚持原则的同时,也应适时体恤一些乘客的饮水需求,尽量做到人性化、柔性化。“一刀切”的办法看似解决了问题,实质上却让无数人反感。
无独有偶,此前,有乘客因乘坐南京地铁手机外放收“罚单”一事,也曾引发社会广泛关注。对比两起事件,尽管具体的处罚事由不同,但这两件事背后所传递出的规则标准和治理文化,本质上却是相通的。毋庸讳言,地铁作为公共场所,出于安全等多因素考虑,对违规行为该管必管,无可厚非,但具体到一些管理措施,如果视实际情况而定,也许收到的效果会更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