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动文化传承创新既是高校重要的职责使命,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和实践抓手。6月27日上午,40余家主流融媒体记者走进许昌学院实地探访该校在擦亮地方特色,赋能区域文化传承创新的做法。
近年来,许昌学院结合自身优势与区域文化特色,围绕钧瓷艺术、中原农耕文明、魏晋文化等打造特色文化品牌,使高校服务社会、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推进区域文化传承创新相互融合、彼此促进,成效显著。
科技助力,让钧瓷文化“潮”起来
【资料图】
2021年2月5日,许昌学院把纳米钧瓷科研团队与著名陶瓷艺术家刘志军合作烧制的“纳钧—仿宋渣斗式花盆”捐赠给河南博物院,供河南博物院收藏、展示与研究之用。该作品将现代纳米科技与钧瓷文化传承贯穿融合,通过科技对传统工艺的改进与提升,更好地展现了仿宋钧官窑的古朴典雅与釉润如玉之美。
钧瓷为宋代五大名瓷之一,是许昌乃至中国的一张重要文化名片。为助力钧瓷产业发展,许昌学院表面微纳米材料研究所专家组成科研团队,在钧瓷烧制工艺与釉料开发方面展开了系列研究,相关技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。学校还与河南大宋官窑、孔家钧窑开展校企合作,加强产教融合,积极推动钧瓷产业升级和钧瓷文化传播推广。
学校还开设了产品设计(陶瓷艺术)专业,建设钧瓷文化艺术馆、河南省钧瓷非物质文化研究基地,成立许昌中国钧瓷研究院与钧瓷文化与产业研究中心,打造集展览、教学、钧瓷艺术研究与产品研发于一体的综合平台,激发钧瓷文化创新与转化的内生动力,重塑新时代语境下的传统文化标识。
学校坚持“请进来”“走出去”,邀请传承人走进校园、走向课堂“活态传承”钧瓷文化,同时结合文化遗产日,在周边中小学和社区开展陶瓷文化普及教育。
守望乡愁,让农耕文化“火”起来
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,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面貌发生了沧桑巨变。河南是农业大省,为了抢救性地收集、存留和展示传统农耕文化遗产,许昌学院立足以河南省为主要区域的大中原,创建了我省首家以中原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。该馆以5000多件(套)展品与丰富的图文资料,真实、系统地展现出中原地区传统农耕生产生活方式和境况,勾画出传统农耕时代的全景画卷。
多年来,学校以农耕文化为切入点,不断挖掘和发挥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资源优势,面向本校大学生和广大中小学生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、农耕文化研学实践和劳动教育,先后获批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、河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、河南省非遗示范展示馆等一系列建设成果。
学校在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基础上,成立中原农耕文化研究中心和中原农村发展研究中心,形成“古今兼融、一体双翼”的研究平台。研究团队主编的《中原农耕文化》(第一辑全五卷),是全国目前对于中原农耕文化进行科学阐释和记述的第一部较系统、较深入的著作。研究中心专家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。
深耕底蕴,让曹魏文化“亮”起来
许昌是曹魏故都,魏晋文化资源得天独厚。许昌学院成立魏晋文化研究中心,在《许昌学院学报》设置“魏晋史研究”栏目,深度挖掘魏晋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,加强许昌历史文化研究,助推地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。
学校与许昌市政府、社会团体广泛开展合作,积极参与地方政府政策咨询,在魏晋历史文化、颍川历史文化和许昌姓氏文化的开发和利用中建言献策,参与许昌魏晋文化旅游周、颍川讲坛等活动,助力打造许昌文化名片。
截至目前,该校魏晋文化研究中心团队已发表论文300余篇、学术专著50余部,承担项目100余项,被省教育厅批准为“河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培育基地”。学报“魏晋史研究”栏目作为全国魏晋史研究领域唯一的学术专栏,入选教育部“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工程”。
在三国文化研究方面,学校先后牵头成立许昌市古迹遗址研究会、三国古迹遗址文化展览馆、喜马有声学院、中韩三国文化国际研究院等组织平台,师生拍摄、制作三国文化音视频作品500余期,科普总人数已超700万。
此外,许昌学院还立足地域特点,打造特色文化品牌,搭建文化传承平台,如原创河南民间舞剧《农历》,积极开展非遗文化、社火文化进校园活动,组织师生参与地方文化收集、非遗文化传承人采访社会实践活动等,彰显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功能,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。